伊以冲突双方的导弹都打到快不够用了快牛盘,那中国的导弹够用吗?这恐怕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伊以冲突当中,伊朗至少打掉了591枚对地导弹,几乎占到了其能够打到以色列远程导弹的三分之一。如果按照二拦一或三拦一的比例,以色列至少消耗掉了1000多枚防空导弹,也占到了其防空导弹库存的一半以上。据说美国部署在以色列的“萨德”在11天内也消耗掉了它导弹库存的全球的15%到20%,可见这些导弹的消耗量有多大。
伊以双方之所以同意停火,除了政治、外交等其他原因之外,也与双方难以支撑导弹的持续消耗有一定关系。在俄乌冲突当中,乌克兰要不是有北约国家的集体支持,导弹早就没了。即使是俄罗斯,导弹打击也没有了刚开始那个时候的劲头。导弹的支撑能力成了战争持续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那么,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任务非常繁重的解放军,未来会不会也遇到这个问题呢?现在美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似乎可以拿过来作为参考。
据台湾地区媒体中时新闻网在6月27号的报道快牛盘,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国防小组最近召开了一个预算听证会。美国空军部长迈因克与太空军作战部长萨尔茨曼对解放军拥有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数量进行了推测。
他们认为,解放军可以打击“台独”的短程导弹现在拥有900枚,可以覆盖第一岛链的陆基巡航导弹有400枚。这两人还推测,解放军火箭军拥有更多的能够覆盖第二岛链的导弹数量,这个数字是1300枚,而能够打到阿拉斯加和澳洲的导弹有500枚,能够覆盖全球的洲际导弹则有400枚。
这两人没有透露以上数据的来源。因为他们一个是空军部长,一个是太空作战部长,所以他们提供的数据肯定不是来自于媒体,而是来自于美国的相关情报部门。而且这些数据应该是经过美国国防部和军队内部确认的。
美国声称中国拥有大量远程导弹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渲染“中国威胁论”,争取在国会获得更多的军费拨款。但与美方的感受正好相反,中国民众听到这些数字的时候,恐怕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不是觉得多了,而是觉得太少了,甚至都会感到还不足以对对手产生足够的威胁。
这个地方我们先不用去考虑核弹头问题,那玩意有几百颗,对手照样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而如果常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分别只有几百枚,显然是不够的。伊朗打了12天,就消耗掉了591枚,看上去它的量不小,但这些导弹根本就没有对以色列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而我们未来需要打击的目标,不知道要比以色列要多多少倍,而且他们的坚硬程度、防护程度恐怕也不比以色列差。所以如果只是几百枚,这个战争潜力真的是不足以对付大规模作战的需要。
但我们在这个地方稍安勿躁,这个问题并非做数学题那么简单。首先,美方提供的数字是否准确,要打个问号,我们不能轻视美方的情报能力,但也别过于迷信他们的情报能力。其二,解放军弹道导弹的精确打击能力是伊朗根本无法比拟的。与导弹数量相比,精确打击能力和突防能力更为重要。被对方拦掉90%以上和30%以下,这个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精确打击和高效突防这两个能力,才是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方向。
其三,导弹以及其他武器储备其实是一门科学。储备本身是储备什么?是资金闲置,它没有增值的效应。说的直白一点,武器储备就是存死钱,把大量资金沉淀、贬值,反而会影响到国防经费的使用效率,会拖累国防和军队建设。所以储备并不是说越多越好。
那我们就不能搞应付大战的战争储备了吗?当然不是。战争储备的重点:一在于储备人才,当有需要的时候,能及时投入人力资源;二在于储备技术和原材料,当有需要的时候,能迅速开工生产;三才是储备武器本身,当有需要的时候,能投入第一第二波次的使用。当然如何做好以上三点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领导艺术。我们国家和军队部门有专门的战略储备研究机构和人才,会有科学合理的战备储备规划和计划。相信中国目前的导弹储备是够用的。
51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